製粒機操作注意事項
製粒機是各飼料企業的主要關鍵設備,製粒機能否正常運行,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製粒機的正確操作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操作人員工作需認真負責,嚴格按照製粒機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開機、停機必須按程序。
①保持幹燥蒸汽,0.3-0.4公斤壓力進入調質器;
②調整模輥距離。一般為0.2mm-0.5mm,壓模能略帶壓輥轉動,不要太緊或太鬆,過緊會縮短壓模壽命,過鬆壓輥會打滑;
③原料水分要求一般在12%-13%之間,調質後的原料水分14%-14.5%左右,必須均勻進料;
④電流按規定負荷控製,不能長時間超負荷生產,這是造成設備損壞的主要原因;
⑤注意正常生產中製粒機電流波動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停機檢查;
⑥新設備投入生產後,製粒機傳動箱連續工作500小時應更換機油,以後根據生產情況一般3-6個月更換機油一次,更換68#機油或100#-120#工業齒輪油;
⑦製粒機發生阻機,一定要調鬆壓輥,待壓模內壁清理幹淨後方可重新啟動,杜絕在阻塞狀態下進行強製啟動,更不允許用管子鉗扳動齒軸,製粒機在正常工作狀態,壓輥需2小時加一次潤滑油脂;
⑧經常檢查製粒機易損件磨損情況,避免設備突發故障和環模開裂。
環模開裂的原因:a、抱箍磨損,抱不緊環模;b、傳動鍵和壓模襯川磨損,使壓模不能定位;c、主軸鬆動,產生壓輥跳動撞擊環模;d、異物進入環模;e、製粒機環模阻塞而強行啟動;f、環模本身存在質量問題。
製粒機正確的操作保養:
1、環模和壓輥間隙的調整對於新的環模和壓輥間隙的調整,應使環模和壓輥的zui高點有輕微接觸,壓輥達到“似轉非轉”的狀態。如果是在工作狀態中進行調整,可適當加大環模和壓輥的壓力,但一定要適可而止。環模和壓輥的間隙過大,壓輥不能轉動,造成堵機。環模和壓輥的間隙過小,會加大環模和壓輥的磨損,負荷加大,嚴重的會造成環模和壓輥的損壞。要及時檢查環模和壓輥的間隙,zui少每四個工作小時檢查一次。在調整各個壓輥時,注意各個壓輥的調整方向,應使各壓輥相對於製粒機軸的力矩和為零,從而使製粒機免受不對稱力的影響。
2、班組保養製粒機每班次應做班前檢查,檢查各傳動部件、儀表、閥門,加注潤滑油采用鋰基潤滑油,並清除鐵器上的鐵屑。
3、正確安裝或更換環模和壓輥一般是新模配新輥,舊模配舊輥,以使環模和壓輥的表麵形狀接近仿形狀態,環模和壓輥的各個局部的間隙大致相同。這樣整個環模受力和出料都十分均勻,可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