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法製粒機機是一種適用於醫藥、化工、食品等行業中粉與粉之混合、粉與粘合劑之造粒。整機由可編程序控製(人機界麵--選件),統一工藝,確保質量穩定,亦可進行手動操作,便於摸索工藝參數和流程。
設備采用臥式圓筒構造,充分密封驅動軸,清洗時可切換成水。流態化造粒,成粒近似球形,流動性好。較傳統工藝減少25%粘合劑,幹燥時間縮短。 每批次幹混需2分鍾,造粒需1-4分鍾,功效比傳統工藝提高4-5倍。在同一封閉容器內完成,幹混-濕混-製粒,工藝縮減,符合GMP規範。整個操作具有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
其工作原理:
1.整個過程由混合、製粒兩個工序組成。
2.粘合劑從錐形料鬥進入物料鍋,待料鬥關閉後在混合槳的攪拌下,粉料在容器內作旋轉運動,同時物料沿錐形壁方向變化,逐步生成液橋。在槳葉和筒壁對物料的擠壓、磨擦、捏合的作用下,物料逐步轉變為疏鬆的材質。然後,開啟出料門,濕顆粒在槳葉離心力作用下推動出料鬥。
3.團粒結構的軟材料不是通過強製擠壓而成粒,而是通過製粒刀的切割,軟材在半流動狀態下被切割成細小而均勻的顆粒,實現了物料的互相轉變。
其構造說明有以下幾點:
1、機身為一獨立長方體、由軸承架、減速箱、機座三大件組成。加料粉鬥與軸承架連接、伸向機外,機座前端設計為伸出、著地廣而平穩,因此不須安裝、可任意放置室內使用。
2、顆粒製造裝置:旋轉滾筒橫臥裝置在料鬥下麵,前後有軸承支座,它通過齒條的傳動,作倒順回轉。端麵的前軸承座為活動式,裝拆時、隻要旋下三個螺釘,前軸承座和旋轉滾筒可依次抽出。旋轉滾筒的二端采用對稱凸形連軸節,不受倒順限製、裝拆方便。
3、篩網夾管:裝置在旋轉滾筒的兩旁,用鋼管製造,中間開有一條長槽,篩網的兩端嵌入槽內,轉動手輪將篩網包在旋轉滾筒的外圓上,手輪內擋有刺輪撐住,鬆緊可以調節。
4、減速箱:采用蝸輪傳動,速比為1:30,箱內可儲機沒,保證齒杆、齒輪和蝸輪付潤滑良好及無噪音,蝸輪外端,裝有偏心杆帶動齒杆作往複運動,與齒杆齧合的齒輪軸即作倒順回轉運動。
5、機坐電機:電機安裝板與機座鉸鏈連接,另一端與螺母鉸接,當轉動機座上手輪時調節絲杆旋轉、螺母即帶動電機板上下、以調三角帶鬆緊。
設備的性能特點有以下幾點:
1.整機由可編程序控製(人機界麵--選件),統一工藝,確保質量穩定,亦可進行手動操作,便於摸索工藝參數和流程。
2.攪拌槳與切割刀均采用變頻調速,易於控製顆粒大小。
3.轉動軸腔充氣密封,消除了粉塵粘結現象。帶自動清洗功能。
4.圓錐形料槽,使物料翻滾均勻。槽底為夾層,內置水冷循環係統,恒溫性能比一般氣冷係統好,提高了顆粒質量。
5.鍋蓋自動開啟、關閉,出料口與幹燥設備相匹配,大機型自帶扶梯,便於操作。
6.帶漿葉升降係統,更有利於漿葉和鍋體清洗。
以上便是今天給大家普及的濕法製粒機的主要結構和工作原理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